老化、眼睛受傷、長期使用類固醇等眼藥水,都是引發白內障的因素。據統計,國人白內障發生率
50歲以上有60%,60歲以上80%,70歲以上90%,每年以10%速度成長,約施行11萬例白內障手術,
醫師提醒,白內障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刊,近幾年因高度近視及過度用眼,患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眼科門診就診率排名第1
白內障是目前台灣眼科門診中就診率排名第1的疾病,若以發生率推估,台灣50歲以上白內障人口
應高達360萬人。

前三總眼科部主任張正忠指出,白內障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多半是老化所引起,水晶體原本
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份或全部的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此種情形即稱為
白內障。以手術治療最為直接有效,從水晶體囊袋中移除混濁霧化的水晶體,再植入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產生因素除與年齡老化有關,近年來白內障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其他如眼睛受傷(打羽球、
網球、高爾夫球或車禍所造成)、眼內疾病如青光眼、葡萄膜炎,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眼藥水...,
都可能引發白內障;眼科門診曾發現年輕人玩BB彈射中眼睛,剛開始沒事,1個月後視力變糢糊,
才發現已惡化成白內障。

張正忠說,近年生態環境被破壞,地球臭氧層破洞、有害藍光增加,加上高度近視人口眾多,以及
現代人使用電腦時間太長、用眼過度的生活型態,都讓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太晚就醫---引發青光眼恐失明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邱欣玲表示,早期白內障常造成屈光度數變化,視覺逐漸變模糊,
看東西畏光而且光線周圍會有光圈,影像不夠鮮明,初期可藉著藥物或是眼鏡改善症狀,嚴重時
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視覺,太晚就醫會因為水晶體含水量增高膨脹,引發青光眼導致
失明。

前長庚醫院眼科主任蔡瑞芳表示,傳統的人工水晶體是硬式的聚酯化合物,無法折疊,因此傷口
比較大;近幾年可折疊軟式人工水晶體,手術傷口較小,各種新式的人工水晶體,如非球面設計的
人工水晶體可減少眩光、增加視物對比感,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降低術後患者對於老花眼鏡的依賴。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有人不宜
張正忠表示,目前的手術傷口小到甚至不需縫線,傳統手術後患者1個月不能自行洗頭、不能彎腰、
不能提重物、不能煮飯的時代早過去了;不過並不是每位患者都適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諸如合併
其他眼疾像角膜受傷、瞳孔異常、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患者就不適用,病患在術前要
與醫師詳細溝通,以避免產生植入後效果認知的誤差。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獲選傑出善心人士的女菜飯陳樹菊,從小家境不好,媽媽和弟弟都是因為沒錢看醫生不幸過世,
賣菜將近半世紀的她,到現在沒有結婚,拉拔六個弟妹長大,還認養三個小孩。

亞洲富比士日前進行一項亞太慈善英雄人物的調查,選出亞太地區48位傑出的善心人士,最特別的
是,台灣入選的四位慈善家當中,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女菜販陳樹菊,國外媒體甚至形容,陳樹菊的
事蹟,在48人當中最能打動人心。

記者來到台東中央市場,滿滿都是人,只見陳樹菊在攤子裡忙進忙出,即使她的善行被媒體曝光,
她還是不改低調態度。陳樹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因為母親難產,弟弟又得肝病,家境清寒繳不出
醫藥費,最後雙雙過世,為了養活六個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這一賣就賣了將近半世紀,到
現在都還沒結婚。

每天清晨4點就起床賣菜,到晚上9點才收攤,甚至連生病住院都不肯好好休息,原本該住院一個月,
她卻只住一個禮拜就跑回來賣菜。5年前,陳樹菊捐錢給母校蓋圖書館,讓當時的行政院長謝長廷還
親手寫了扁額送給她;此外,她還在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捐了35萬,認養三個小孩。

把擺攤賺來的小錢,5元、10元一點一滴存起來幫助別人,她不為人知的善行登上各大報紙版面,讓
更多的人看見這位不平凡的女菜販。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