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累了嗎?告訴你護眼五絕招[聯合線上/郭怡瑄 ]

天天工作打電腦,你的眼睛累了嗎?長時間專注眼前的小框框 ,有人可能連眨眼睛都忘了,
導致眼睛乾澀不舒服!這些都是眼睛病症發出的警訊,像是畏光、視力模糊等,要是不重視
並立即加以處理,很快就會陸續產生「視覺調節失調」、「提前老花眼」,甚至更嚴重的
「黃斑部病變」。所以暫停一下,花幾分鐘了解一下護眼五絕招,養成愛護眼睛的小習慣,
讓視力更健康。

第一招:明亮環境---安全距離

身體與電腦之間一定要記得處在明亮的環境中,並保持適當距離。很多人使用電腦會越用越專注,
時間久了,眼睛幾乎都快貼近電腦螢幕上,記住,電腦螢幕需低於眼睛10-15度,眼睛與電腦距離
70-90公分。

第二招:定時休息---拒絕超時

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務必記住,看螢幕30分鐘休息5分鐘,最好能夠閉目養神,若在公司無法閉目,
就看向遠處,調整眼睛焦距,讓眼睛獲得適當紓緩。此外,每天連續專注時間不要超過6小時,
否則對眼睛而言都是過勞。

第三招:練眼睛操---護眼提神

除了在網上練功外,平時也得練練眼睛操,護眼提神還可消除疲勞。首先,張開眼睛,試著轉動
你的眼珠,分上、下、左、右四個方位,一個方位停留10秒鐘,也不要過久,重複3、4次,讓
睫狀肌可以調節放鬆。接著按摩眼眶四周穴道,用指腹輕輕的加壓,從12點鐘方向開始,自眉骨
下方繞圈到眼頭鼻樑,分八個點、各壓10秒鐘。眼睛操在公司裡感覺疲勞就可以做一次。此外,
每天洗澡時用濕毛巾熱敷5-10分鐘,溫度約50-60度,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第四招:定量補充---健康食品

現代人因為外食因素,平時營養攝取上幾乎都不夠,因此每天定量補充保健食品也是眼睛保建的
不二法門。保護眼睛有兩大營養素不能缺少,「黑醋栗」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可促進血液循環,
活化眼睛水晶體,抑制退化。「葉黃素」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人類的眼睛含
高量的葉黃素,這種元素是人體無法製造的,必須靠攝取葉黃素來補充,若缺乏這種元素,眼睛
就會失明。

消費者選擇保健產品時,醫師建議可選擇同時擁有黑醋粟及葉黃素兩種成份一次到位的保眼健品,
讓保護眼睛更加面面俱到。

第五招:定期檢查---靈魂之窗

根據調查,台灣有超過七成民眾沒有定期檢查眼睛習慣,其實眼睛疾病大大小小相當多,尤其年紀
越大越容易發生。近幾年因使用電腦習慣增加,眼疾的年齡層越來越下降。任何疾病及時發現、
趁早治療都是最高原則。年逾40的人,每年應至少檢查視力一次;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或是
直系血親有罹患青光眼、高度近視及眼球曾有外傷者,更應縮短檢查時程。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是老花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在門診中,常有許多長者定期回診檢查眼睛,這是很好的預防保健之道。

有一天,七十二歲的孫老先生在平常半年回診一次的頻率之前,就前來門診,他表示自己
平常身體硬朗,以閱讀書報消遣打發時間,但這個月來,卻覺得視力愈來愈模糊,特別是
右眼中間部分常會看到黑點,看物體時也常常把直線看成扭曲狀;他以為或許是老花的關係,
也不以為意,只覺得眼鏡度數可能不夠了,但眼鏡行老闆卻說無法配出老先生的真正度數,
用鏡片矯正也無效。

而這兩天,突然眼前黑點也變了,整個中間部分都看不見,例如人的臉看不到,但旁邊穿什麼
衣服還看得到,所以趕快掛號求診。一聽此病狀是典型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孫老先生則一臉
疑惑的說,只聽過老年人常有青光眼或白內障,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病。

成因:年紀、心血管問題

黃斑部病變是一個籠統的名詞,其中「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專有名詞。廣義而言,黃斑部病變
發生的機率,約占65歲以上人口的4%左右,而症狀嚴重到影響視力的比例約占1.5左右,比例算是
高的。以臺灣二千三百萬人口中,約有四萬人左右會有黃斑部病變的問題。

黃斑部病變的初始症狀,是看物體看不清楚,看東西會變形,線條也會扭曲,再嚴重一點的,就是
中心視力出現問題。目前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不明,高齡是原因之一,隨年紀而遞增,得病機會
也增加。

另一個原因可能合併心血管問題而出現,如高血壓或高血脂的問題;抽菸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再者還有紫外線的照射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白種人發生的機率比黃種人高;而高油脂、
高膽固醇的食物,也是目前所歸納的致病因子之一。

治療:萎縮或抑制新生血管

黃斑部病變的治療,可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治療的目的,是讓新生血管萎縮掉,但治療結果
不可避免的是結疤形成。早期的治療係以光動力治療為主,先在手背靜脈上注射光敏感物質,當
這些物質被眼睛的新生血管吸收之後,會聚集在新生血管內,透過照射特定波長的雷射,激發
光敏感物質進而摧毀新生血管。

目前更新的治療法,是研發出對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的小分子,包括核酸及抗體
等藥物,足以抑制新生血管。但此種治療法費用並不便宜,而且是以藥物直接注射入眼睛,仍
存有風險,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

而如果經此治療仍無效時,也能以低視能輔助裝置,用放大鏡或是利用小的攝影機輔助,以閱讀
報章雜誌。

警覺:高齡時代患者增多

現階段,臺灣出現黃斑部病變的比例,和國外比較其實差不多,人種間的差異不大。目前的數字
顯示雖比國外低些,但以臨床經驗,我覺得是低估了比例值,應有很多潛藏的人口未向醫師求診,
或根本放棄治療。另值得注意的是,在未來五年內,出現黃斑部病變的人口還會呈雙倍的成長,
主要是因為高齡化時代的結果。任何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是鐵則,並在此呼籲上年長者,
不要把視力模糊視為理所當然。

我常在門診中問:「怎麼這麼晚了才來求診?」長者總是回答:「剛開始也不以為意,以為上了
年紀視力模糊是很自然的事。」也有人說:「我以為是白內障,就到藥房買成藥來點,結果愈點
視力愈模糊。」或者是自行到眼鏡行配眼鏡,直到覺得嚴重才到醫院,但都太晚了。其實不少人
以為,老年人的眼疾不外乎是青光眼或白內障,知道黃斑部病變是更大隱憂的人則很少。

預防:補充C、E及葉黃素

四十歲以上的人有必要多補充維他命C及抗氧化的維他命E。多吃水果、高纖維和富含DHA及EPA
成分的食物,避免不好的脂肪酸,也是預防之道。由於在黃斑部的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黃素
及玉米黃素,對眼睛具有保護功能,所以補充對眼睛好的葉黃素、玉米黃素、藻紅素,多食用
花椰菜、南瓜及菠菜等也是方法之一。

一般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在抽血檢查中,也可以發現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濃度較低。即使
是六十歲以上才開始積極補充維他命C、E及葉黃素,也仍然有效。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