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但對於付出公益的曾凱文來說,儘管全盲,人生
卻是充滿希望的光芒。
原本弱視的曾凱文,自幼因父母離異,是由奶奶照顧長大的,他們不懂
如何正視弱視的問題,以致視力逐漸惡化;再加上高中階段,為了賺錢
撫養奶奶及弟妹,毅然輟學工作,在「想賺大錢」的驅使下,經常身兼
數職,忙得沒時間吃飯。
就在這種疲於奔命的日子中打轉,飽嚐工作壓力的曾凱文,30歲那年,
視神經病變而瞎了,讓他再也無法看到這個世界;瀕臨崩潰的曾凱文,
幸好女友的全心照顧,終於度過煎熬期,但難免心情沮喪,他靠著「聽」
電視、收音機以汲取知識與常識,也靠著勵志性的節目,逐漸讓他恢復信心,
並且在短期內考取按摩及理療兩種職照,重新出發,就在從事
按摩工作中,讓他深深體會到助人的重要與快樂。
為了求上進、求更多的專業知識,曾凱文考上屏科大社工系,因緣際會
與弘道志工協會南服處結緣,受其感召投入服務,固定每星期三下午到
活動中心免費為人按摩,深得人們的依賴與歡心。
曾凱文與人的互動而發現---「若大家每天願意用10分鐘來協助別人,
所產生的互助精神,會讓社會減少許多暴戾之氣,增加和諧與溫馨」。
總之,視覺上的黑暗擋不住熱心的曾凱文活在希望和快樂中。
目前分類:在黑夜中的轉向自如 (177)
- Oct 03 Sat 2009 14:08
全盲按摩師因愛看見希望[自由電子報]
- Oct 03 Sat 2009 14:06
靠「氣功」打PASS 愛盲樂團默契全在一息之間〔中國時報/朱武報導〕
別人看譜、配合指揮的輕鬆演奏,他們卻要背譜與練「氣功」,才能
彈奏和諧的曲調。愛盲專屬樂團由七名視障者組成,因為看不見指揮,
演奏需發出輕促的「鼻息」,讓團員得知下一小節該加重或著是放輕,
一般人很難察覺。
這個樂團使用的樂器雖很常見,包括古箏、南胡、笛子,以及大提琴、
吉他與鋼琴,但融合在一起演奏,還真令人意外與讚嘆。連資深音樂人
都跨刀擔任樂團的總監,將為盲樂團量身編寫樂曲。
今年廿七歲的何永裕是盲樂團團長。他說,他是視障,樂譜看不見、
揮的手勢也看不到,遇到難度高的樂曲,他就跟不上,甚至還「放炮」,
一般樂團根本不會聘用他。他大學畢業後,只好在愛盲基金會擔任盲用
電腦教師,放棄他最喜歡的音樂。
直到愛盲要成立樂團,他主修大提琴的專長被發掘,何永裕才滿心喜悅
接下團長的行政工作。他說,「這才是我的興趣」,而他的妻黃雅絹與
一歲大的女兒也都支持。
由於七名團員都是視障,他們把樂譜轉成點字簿、聽錄音帶、CD,死記
與硬背,但樂曲在演奏過程中要怎麼和諧演出,何處要加大音量?何處
又要放輕?何永裕透露秘訣說,他們就是靠「鼻息」的氣功來傳達指令,
透過鼻孔噴氣,這短促的一聲,團員就知道下一小節的演奏方式。
每名團員都有其擅長的樂曲,但要和諧演奏卻不容易,恐得花一年的
時間練習「鼻息」的氣功,待默契成熟,再做正式公演。
- Oct 03 Sat 2009 14:04
湯國保黑暗中傳琴藝榮獲青年獎章[自由時報記者蔡智銘]
湯國保自幼失明,在逆境中奮發向上,不但多次獲得音樂比賽首獎,
更返回校任教奉獻自己,湯國保說,殘障者不要劃地自限,只要努力
一定會有收穫。
三十五歲的湯國保出生在新竹市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基層勞工,
靠著勞力養活五個孩子,原本他被期待能夠保家衛國,但一場車禍,
造成雙目失明,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十歲才進入啟明學校就讀國小一年級,湯國保說,其實剛開始不覺得
自己眼睛看不見有什麼麻煩,反倒是更多人照顧他,但進入學校後才
意識到自己要獨立。
小學三年級,湯國保跟著周進成老師學習二胡,從此生命變得不一樣。
獲得台中縣音樂比賽青少年組冠軍,並曾兩度得到全國音樂比賽胡琴組
冠軍,大學聯考更以術科九十六分考取文化大學國樂系。
也曾多次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湯國保最感榮耀的是代表台灣
到美國參加國際特殊才藝協會舉辦的音樂比賽,他拿到冠軍並得「殘障
青年演奏」首獎殊榮。
雖不能像父親期待的保家衛國,但湯國保努力把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
回饋社會。儘管身為視障者,但湯國保常跟學生說,不要把自己的缺點
當成缺點或是別人的負擔,凡事盡力去做,不要劃地自限,即使看不見,
還是可以做很多事。
他和台灣之光王建民同時獲得青年獎章,正巧湯國保也常用棒球鞭策
自己:人生面對的不一定都是好球,但準備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 Oct 03 Sat 2009 14:02
盲警改行諮詢員 再造第二春〔中國時報/鄭緯武報導〕
昔日的人民保母李皇飛,儘管車禍致雙目失明,人生卻未因此而陷入
黑暗,他學會點字,並取得按摩證照,繼而獲縣府錄用為視障的電話
諮詢員,為弱勢的勞工朋友提供服。
李皇飛,民國八十四年警專畢業後,踏進警界服務,九十一年在永康
警分局龍潭派出所任勤區職勤,卻發生車禍,雖然救回了寶貴性命,
雙目卻因受創嚴重而失明,迄今仍只能感覺到光線的刺激。
失明之後,夫妻關係也發生變化,一般人面對雙重重大打擊,恐怕難以
承受,李皇飛卻勇敢以對,療養期間即積極思考未來要如何生存下去。
看不見東西,不可能繼續當警察,李皇飛辦理因公傷殘退休,為了謀生,
身體康復後,他開始學習點字,而且取得按摩丙級技術士證照,為自己
往後生活奠基。
李皇飛就讀警專時,柔道練得不錯,他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遠東暨
南太平洋地區殘障運動會,得第4名,他將再爭取代表國家參加2008
亞洲殘障運動會。
縣府勞委會補助經費,勞工局要聘請1名視障電話諮詢員,李皇飛報名
參加甄選,以優異的成績被錄用,1聘2年。 「因為自己傷殘,在爭
權益過程中,熟悉了一些法規,以提供給弱勢的勞工朋友參考」
李皇飛說,初期提供勞工電話諮詢服務,以傷殘方面為主,其餘的則
要再學習。目前住在東山鄉,李皇飛暫由父親接送上下班,為免父親
勞累,他考慮搭乘縣府到新營火車站的接駁車,再轉搭客運車上下班,
勞工局向勞委會爭取補助,購買盲用電腦給李皇飛使用,並在勞工局
設導盲磚,方便他熟悉工作環境,希望在他為勞工朋友服務的同時,
也能提供他一些服務。
- Oct 03 Sat 2009 14:00
全台第一個盲人鋼琴調音師《 啟明苑通訊,56 期, 96.6 》
邱瑞淵是全台首位盲人鋼琴調音師,不僅音感精準,還憑藉敏銳觸覺
動手更換零件,33年來克服行動不便,跑遍全台各地與離島。
有感於邱瑞淵的生命歷程值得學習,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起安排
「生命的勇士校園巡禮」活動,在全市國中小舉辦33場座談會,
請他走入校園,分享生命熱忱,首站前往永華國小。
由於永華國小也有一名才華洋溢的視障生吳杰特,校方特別安排
瑞淵演奏小提琴,杰特則鋼琴伴奏,合奏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雖然同是視障人士,但一老一少默契絕佳,讓全班師生陶醉在悠揚
的樂音中。隨後,邱瑞淵現場表演拆鋼琴調音絕技,雙眼全盲的他,
快速的拆解鋼琴,並且逐一講解各部位功能及調整方式,手法精湛,
讓小朋友們嘆為觀止,現場不時傳出驚嘆聲。
完成鋼琴調音工作後,邱瑞淵與杰特分享習過程點滴,他並以自身
經歷表示,由於看不到,全部依靠手指觸摸,常因此搞到手掌破皮、
起泡,痛苦不堪,不過他仍堅強面對,才能成為專業的「鋼琴醫師」,
勉勵大家不要輕易放棄任何希望。
邱瑞淵因為先天性眼疾,出生就是全盲,當年民風閉塞,家中出了
一個盲小孩不是光彩的事,每次外人來訪,家人總要求他不要出來
見客,因此,一直到了14歲,他還沒上過學。所幸當他遇到生命中
一個貴人;某次因緣際會中,惠明盲校校長林淑靜得知他的狀況,
3度拜訪邱瑞淵的父母,希望讓他出門接受教育,原本對他已經不抱
希望的父母,受校長誠意感動,才讓邱瑞淵上學。
為了培養生活技能,入學後,所有生活都須自理,邱瑞淵原本左右腳
都分不清楚,到自己折衣服、縫鈕釦,甚至煮飯炒菜。此外,學校還
安排他餵食遭棄置的小嬰兒,靠著雙手摸索,邱瑞淵原本把飯菜餵得
嬰兒滿臉,到能夠擔任稱職的保姆,一點一滴發現自己生存的價值。
雖然視力障礙,但邱瑞淵的音準異於常人,加上對樂器的高度興趣,
別於一般視障人士大多從事按摩等行業,邱瑞淵經過多年學習,手掌
破皮、起泡的痛苦,終於在民國63年取得調音師執照,成為全台首位的
盲人調音師。
他的樂觀進取,同樣影響到家人,妻子黃清香雖罹患先天性白內障,
視力也不好,但還是擔任邱瑞淵的眼睛,帶著他四處服務,不管騎機車、
搭火車,兩人形影不離,「琴瑟和鳴」令人羨慕。
- Oct 03 Sat 2009 11:29
金石馬拉松賽---張文彥摸黑跑 吳興傳當眼線{ 自由電子報}
張文彥在吳興傳的陪跑下,獲得多項運動賽事殊榮,包括亞洲盃殘障馬拉松,前幾年
還成功登頂玉山。金石國際馬拉松號召百對雙胞胎參加,象徵「人數倍增」。現場
出現了不少雙胞胎小朋友,雙胞胎藝人2MORO也來代言。
張文彥是台灣少數全盲的跑者,他先天性弱視,在模糊的世界愛上慢跑運動;因為苦讀
用眼不當,模糊的世界變成黑暗,以為再也不能跑,幸運的有了一位「引導者」,讓他
持續跑步這條路。
「陪跑時要用繩」,教練吳興傳拿出手上一個結雙環的童軍繩示範,2人的手靠攏,各自
緊握一端,一步一步的向前跑,這一跑就跑了11年。吳興傳說,全盲跑馬拉松難度很高,
全台不過5、6位,一趟下來,比常人要費更大體力。
張文彥在就讀啟明學校,因為一心一意想考大學,在校9點半熄燈後,為了多念點書,他常
帶著放大鏡、檯燈,把浴室當書房、洗衣機當書桌、衣櫃當書櫃,用眼不當、苦讀的結果,
竟是讓他僅剩的視力再度受到嚴重傷害。
後來在一次教會的聚會中,知道全盲者在「引導者」陪伴下,仍然能繼續慢跑,這一發現,
激起他重新出發的動力;張文彥現在不僅為健康而跑,也打算一生為公益而跑。
- Oct 03 Sat 2009 10:46
盲眼醫生 亮眼人生---蘇建銘
蘇建銘醫師是位台灣特別的醫師,是唯一具有公務員資格的盲醫師,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立療養院。
一場意外讓蘇建銘失去了視力,但他坦然接受上天給他的這樣的安排,也繼續熱情擁抱生命。
蘇建銘並非天生視障,在他26歲、從高雄醫學院畢業的那年,突發的意外讓他失去了雙眼,導致
全盲。在黑暗的世界裡,蘇建銘開始從人生的終點,死亡,來思索事情。「每個病人都是我生命的
導師,藉由生命痛苦的分享與交流,更加了解真正的快樂,應是追求心靈的滿足,不受外界物質、
五官的干擾,如此才能自由享受快樂...」
缺了眼睛,並不代表生命失去光彩。蘇建銘更積極擁抱人生,別人看一個病人可能花5到10分鐘,
他卻花半小時到一小時,耐心地進入病人生命世界,幫助他們受苦心靈,把快樂建築在提升自己
心靈的他,只希望自己的生命沒有遺憾。蘇建銘說,他不只是精神科醫師,更是與病患一起心靈
成長的朋友。
蘇醫師提出的挑戰計畫,是以他自身的經歷,輔導一些後天失明的病患與家屬,用積極的人生態度
面對未來,因為「雖然隨著雙眼失去而崩塌了,但不代表人生快樂的城堡再也不能建立起來,因為
還有一顆心,可以繼續享受生命...」
93年下半年開始,他規劃一系列「生命教育」課程,藉由專業心理治療與自身的經驗分享,和每個
生命一同成長與互動,幫助他們受苦心靈。把快樂建築在自己心靈提升的他,只希望自己的生命無
遺憾。蘇建銘說:「他不只是精神科醫師,更是與病患一起心靈成長的朋友。」
個人生平重要歷程
蘇建銘生長在台南縣下營鄉的書香家庭,父母都是老師,他從小到大,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父母
的期待下,他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七日,「我記得那是一條寬只有十公尺的路,有一台中型堆高機在路旁,夾著有
六公尺長的鋼板,後來得知是在施工。我經過時,就那麼巧的被像菜刀般的鋼板切進我的兩眼。」
剎那間,只感覺天昏地暗,想張開眼,但雙眼不聽使喚,他順手摸到眼部流出的稠狀液體,他知道
那是血,但不覺得痛,他提起心力,等到被送至醫院並告知護理人員親有的電話後,才昏了過去。
醫生的研判並不樂觀,他的整個眼球破碎,經緊急開刀及住院治療才又從腦膜炎的中樞感染中脫離
險境。他的左眼真的看不到,但右眼還殘留光覺,不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右眼的視力也一點
一滴流失;當時適值農曆年前的隆冬,外面的寒流正好反應他的心情。
起初,他一樣的會感到難過,但是因為藉著黑暗與死亡的連結,他開始注意到生命的意義跟價值,
在反省這一生的前二十幾年的生命歲月後,他希望更珍惜未來的生命,他專注的焦點從在意是否
看得到轉移到如何過生命才有意義與價值。希望到了人生的終點回顧這一生時,才不會覺得白過、
不會遺憾!在適應失明的過程中,這種思考成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蘇建銘的獨立行動能力是在民國八十四年開始,在找到生命的宗旨與意義後,當時恰巧遇到新莊
「盲人重建院」舉辦空前絕後為期兩週(過去的課程是兩年,他曾因時間過長再三考慮後卻步)
的「定向行動」及「日常生活訓練」。他把握住機會,急切地想提昇自己走出去的能力。
他的事業從民國八十五年---失明七年後才正式起步,他很幸運的得到師大研究生的協助,他們
願意當他的家教,主動為他複習功課,並幫他把預定考試科目的重點錄成三十卷錄音帶;放榜時,
居然同時考上台灣師大特教所和高雄師大特教所。就在他選校就讀時,高雄婦幼醫院通知他上班,
對蘇建銘來說簡直雙喜臨門,所有的障礙瞬間消失,雖然歷經幾番波折,延遲他七年的行醫時間,
但走進醫院穿上白袍的那一刻,他更堅定了人生的方向,在感恩心中,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蘇建銘在高雄婦幼醫院擔任婦產科心理輔導及醫療諮詢工作,一年後轉到台北市立療養院當精神科
醫生,在決定當精神科醫生前,他曾到「張老師」受訓,包括諮商技巧和盲用電腦的應用改良。
蘇建銘醫師除擔任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外,更利用下班時間從事多種身份的志工(如盲人志工,
癌末安寧病患精神心靈志工,小學生及青少年德育輔導志工,宗教心靈撫導志工,心靈回溯療法志工).
同時,他也應邀到各級學校、機關、團體、以及各種媒體來分享生命的故事,透過精神醫學與
心靈的體會與學習,來與其他的生命交會,並互放出光亮!
蘇建銘醫師(高醫第28屆校友),民國78年,他車禍出事致全盲,十幾年來,他不僅奮力的活,快樂的活,
更重要的是熱心的活,他說,每個病人都是他生命的導師,藉由生命痛苦的分享與交流,更加了解到
真正的快樂,應是追求心靈的滿足,不受外界物質、五官的干擾,如此才能自由享受快樂。
- Oct 03 Sat 2009 10:36
視力漸逝 小六不自棄 〔記者翁聿煌/基隆報導〕
即將是驪歌輕唱的畢業季節,對於基隆市成功國小的王培根來說,雖然罹患先天性視網膜剝離的
遺傳性病變,但是對自己的前途,他可不想放棄,仍打算進普通國中繼續升學,一路唸到研究所、
拿到碩士學位擔 任特教 老師,再回過頭來幫助和他一樣看不見的學生。
「我從來沒看過像培根一樣的學生,即使眼晴看不到,卻依然奮發上進、用功向學,成績始終保持
班上前3名!」6年5班的導師陳木輝這樣形容培根,同學們對他更佩服得不得了,陳木輝說,培根
視力還算正常時,遇同學向他請教學業,都不厭其煩為同學解釋,如今他視力受影響,同學們都
爭當他的小手杖,幫他盛飯菜、協助他上廁所、上下學。
培根因家族性遺傳,跟爸爸一樣從青少年開始視力退化,已經全盲的父親從事按摩,維持全家的
生計,培根在小三時,還有一眼視力正常,但小五下學期,視力惡化,眼睛只對光有微弱反應,
無法看見明確的影像。
在師長和同學的眼中,培根個性樂觀開朗、勇敢面對人生逆境,但私底下培根坦言:也有自怨自艾
的時候,尤其是當醫生告訴他,視力會愈變愈差,必須避免激烈活動時,他只能坐在一旁看其他的
同學打球,忍不住哭著埋怨老天對他不公平。但是父母、師長不斷鼓勵他要面對現實。
他記得課本上說「不要珍惜已經失去的東西」,如今培根會笑著告訴別人,「很多事情不只可以靠
眼睛觀察,還能靠手去觸摸、靠耳朵去聽,一樣可以清楚感受。」雖然培根看不見未來,但對自己
的前途不放棄,他打算一路唸到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擔 任特教 老師,再回過頭來幫助和他一樣
看不見的學生。
基隆市教育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組長鄭美滿說,特教中心為培根量身打造的教學課程(IEP)包括
適應性體育、定向行動指導、盲用電腦操作教學。培根對自己有信心,一方面是輔導他的老師當中
有兩位也是視障者,以身作則帶領培根學習和適應看不見的新生活。不僅如此,培根即將就讀的
成功國中,輔導室特教組即向學生進行宣導,請大家用愛和關懷來接納培根。
- Sep 28 Mon 2009 13:35
謝昀倫眼盲心不盲琴音悠揚[民視新聞王靖淳、陳家祥高雄市報導]
因為看不見,所以加倍用「心」感受音樂!高雄有位23歲的盲人鋼琴手、謝昀倫,雙眼全盲,卻用
精湛琴藝征服聽眾耳朵,連國家交響樂團都邀請他參與演奏,他是怎麼辦到的,帶您聽聽他的故事!
和當代歌謠大師鄭智仁合唱樂曲,昀倫即使一心二用,邊彈邊唱,琴鍵上手指調度,卻絲毫不受
影響,如果光看手指靈活度,你一定不相信,昀倫出生時,就因為視網膜剝離,失去視覺,但卻
因此對聲音接觸加倍敏銳。
別人學鋼琴,琴譜用看的,而他呢?很另類,用聽的,上千張卡帶、CD堆放處,就是昀倫「聽」
的樂譜區,至於琴鍵熟悉度,就靠手指摸索,十幾個年頭練出的精湛琴藝,闖出名聲,讓他在
2007年,獲邀參與和國家交響樂團同台演出。
別以為看不見的世界,就是黑暗,隨著琴音旋律,用「心」擁抱世界,這位盲人鋼琴手,同樣活出
光采。
- Sep 28 Mon 2009 13:29
聲控寫簡訊---方便老人.盲胞[民視新聞翁郁容、葉尚松報導 ]
寫手機簡訊對一般人很方便,不過當您在開車時,十分危險,更是違法,還有對於老人、盲人,
寫簡訊其實都很困難,現在有家公司號稱研發出第1套聲控的簡訊編寫軟體,實際上好用嗎?
網址:http://www.cyberon.com.tw/tw/index.php
用講的就能寫出簡訊,聽起來好方便,和手寫的方式比一比,看看速度差多少,業者說,連唱歌、
裝機器人的聲音講話,都通。
業者號稱這是全球第1套國語聲控簡訊編寫軟體,但有多精準,我們也來試試看,測試1,快速度
講話,測試2,講名字,測試3,講台語,似乎有些地方還得克服喔。
業者強調,雖然還是有些技術要進步,不過對他們來說,已經很滿意,而對尤其是老人和盲人
來說,真的很方便。
- Sep 28 Mon 2009 13:21
禁帶導盲犬用餐---六福客棧改口[民視新聞]
接待聽障奧運選手的國際觀光飯店六福客棧,竟然拒絕寄養家庭志工帶導盲犬進餐廳用餐,還要求
必須人狗隔離,而且惠光導盲犬協會當天協調將近1個小時徒勞無功,不過,飯店後來改口表示,
他們十分歡迎導盲犬進入,而當天也只是建議,沒有強制隔離。
每個動作都確實達成,3歲的Angus是台灣本土訓練的第1批導盲犬,再2個月就可以正式執行任務,
但,接待聽障奧運選手的國際觀光飯店六福客棧,卻拒絕寄養家庭志工帶導盲犬進餐廳,要求必須
人狗隔離。惠光導盲犬基金會表示,當天溝通無效,飯店堅持導盲犬只能待在1樓大廳,無法上2樓
的自助餐餐廳,飯店雖然改口了,但是,導盲犬協會更擔心,全台有約55萬的盲人,需要500多隻
導盲犬,目前合格的導盲犬卻僅33隻,然而許多飯店、營業場所卻對導盲犬不友善,這樣的環境,
盲人到底該怎麼辦?
- Sep 27 Sun 2009 08:52
盲人按摩師不畏逆境面對人生(民視新聞何晏齊劉毓琦台北報導)
每個人一定都體會過停電時候,眼前一片漆黑的感受,同樣的,完全看不見的視障朋友,
沒有視力,怎麼樣在社會上生存與工作呢?
原本在竹科上班的梁先生,幾年前因為被強鹼誤傷,導致雙眼失明後,不僅女友離去,
更因為找不到工作,在家裏整整待了三年。而因為工作意外,雙眼被鐵釘弄瞎的陳先生,
想到求職之路,還是相當遺憾。
受到不景氣的影響,花蓮門諾醫院為了提供盲人服務的機會,特別免費提供場地,讓花蓮
盲人職業工會的按摩師能夠謀生,效果相當良好。
走進門諾醫院的大廳,可以看到3、4位盲人,在現場為民眾進行按摩工作,他們所提供的服
務是局部按摩,包括頭、頸、肩部及雙手,按過的人都覺得很輕鬆舒服。
門諾醫院這項服務是讓參與定點按摩的9位盲人,分3班制輪流提供服務,每人每週可以有2天
的服務機會。按摩工會表示,他們計畫多和幾家醫院合作,讓盲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 Sep 27 Sun 2009 08:46
明眼人搶飯碗---南韓盲按摩師抗議(民視新聞孫琬婷綜合報導)
過去在南韓只有盲人才能擔任按摩師,不過現在政府打算開放讓明眼人也幫人按摩,現在南韓盲人
擔心明眼人把生意搶走,只好上街抗議。
在南韓,政府為保障盲人生存權益,規定只有盲人才可以成為合格按摩師,但現在政府計畫讓明眼
的美容師也可以幫人按摩,資深的盲按摩師深受威脅。
明眼人來搶飯碗,盲人群情激憤,跳河抗議,就算看不到警方,韓國盲人還是勇往直前,但很快被
警方架離,所幸最後沒有重大傷亡。
這些盲人按摩師要求美容師只能做臉跟手,身體其他部位絕對不能按摩,不過,美容師卻說:盲人
他們的按摩有治療效果,我們的按摩能改善膚質。
不過由於盲人只能靠按摩維生,在按摩這個領域有任何人入侵,不論主打什麼功效,盲人宣示---
都會捍衛自己的權益到底。
- Sep 27 Sun 2009 08:40
盲人按摩師展愛心 募發票助人 [民視新聞]
盲人按摩師展愛心---募發票助人
景氣不好,捐款的人越來越少,為了替慈善單位多募一些發票,台北縣新莊一名全盲按摩師傅
盧冠良發起「發票換按摩」活動,持單張發票就能換5分鐘專業按摩,好康優惠讓不少民眾捧著
成堆發票上門,行善兼放鬆筋骨。
係金ㄟ!拿著發票上門就能享受按摩服務,這可不是開幕大放送,也不是促銷搞噱頭,純粹是
年僅20出頭的全盲按摩師盧冠良結合自身專長,替慈善單位募發票所辦的活動。
一張發票換5分鐘按摩,行善還兼放鬆筋骨,10多天來,盧冠良已經募集到上百張發票,雖然
擠壓到原本的營業時間,不過盧冠良說,不怕自己按到手痠,要為愛心貢獻一技之長。
盧冠良按摩 | 0933904192 |
台北縣新莊市民安西路259號4F
(02)2204-1435
親切的問候、俐落按摩手法,再加上租來的小小工作室,是20歲的盲人按摩師盧冠良唯一的謀生
方法。景氣差,許多人緊縮開銷,盲人按摩成為奢侈,客源狂掉三成,收入腰斬只剩一萬出頭。
不景氣要爭氣,盧冠良想到用電腦,沒想到按摩也可以團購,跟一般行情比較,八折的優惠、
每次多十分鐘的服務,還可免費試用,意外在網友口耳相傳。
盧冠良拼經濟甚至24小時不打烊,凌晨四點還在接CASE,預約已經到2009年初,就靠網路BBS
開拓新客源,擺脫傳統盲人按摩的等人上門,盧冠良靠爭氣打敗不景氣。
- Sep 27 Sun 2009 08:34
視障者的辛苦 體驗到了 [人間福報/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
視障者的辛苦---體驗到了!
國際扶輪社三五二○等七個地區,聯合號召千人在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辦「九一九障礙體驗營」,
藉由模擬體驗視障、肢障和聽障所處的生活環境,感受社會對身障者照顧不足的地方。參加者
有七十歲的阿嬤、六歲的小朋友及國際交換學生,他們都感受到「身障者原來過得這麼辛苦!」
扶輪社三五二○地區總監陳曜芳將雙手綑綁在後,利用嘴摺衣服,套上衣架,一件兒童內衣,
五分鐘還攤不開,狼狽的流了很多口水,因太累了只好放棄,他說:「辦體驗營的原因是,
即使台灣有無障礙空間,但正常人感受不到它的好壞或重要性,現在知道了。」
國際交換學生Julia Giese說,德國也有視障體驗,但第一次接觸肢障體驗,盼將這種感受
帶回德國,讓他們也重視。
台灣人口迅速老化,再二十年,很多人都會需要無障礙空間,參加者希望社會重視身障者或
老人的便利。
- Sep 04 Fri 2009 12:31
視障小鐵人 「摸黑」跑騎游 〔記者洪敏隆/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我可以再跑一圈!」渣打國際銀行與台北市體育處合辦「視障小鐵人」活動,
40多名視障小朋友在「圓夢天使」幫助下,挑戰跑步、騎自行車與游泳3個項目,
而且每人都堅持全程參賽,實踐運動家精神。
很多視障小朋友為了參加小鐵人競賽特地勤練,即使看不見,在繩索牽引下,勇敢
大步邁進,在明眼人陪伴下,不顧一切往前衝,爭取好成績。
賽跑項目一馬當先的劉育伶從小就盲、聾又啞,卻一直保持樂觀精神,賽跑剛鳴笛
就大步往前,讓陪她一起跑的「瘋台灣」節目主持人JANET既驚訝又讚佩。
平常也愛運動的JANET說,沒想到一起跑竟然是她被育伶牽著走,且跑完兩圈400公尺
後,育伶堅持繼續跑第3圈,即使無法用言語溝通,她陽光般的笑容感動她,還相約
未來一起到戶外嘗試各種運動。
劉育伶雖然天生盲聾,但有項「專長」,每次認識新朋友會從頭開始摸,記者採訪過程,
她已經把記者特徵記在心裡,還約定下次「見面」摸到特徵時就認出身分,她常用
「盲用MSN」與朋友聊天,立志未來當老師,幫助跟她處境相同的學生。
在明眼人陪伴下圓夢
視障小朋友騎協力車,前方有人帶著,感受乘風而行的快樂,小朋友都覺得很刺激,
游泳經過先前不斷練習,每個人都能游完全程,挑戰不可能,一圓運動夢,感動所有人!
- Jul 31 Fri 2009 13:30
英少女溺水驚嚇失明///奶奶過世痛哭重見光明喜極而泣
國十五歲少女查莉‧西森斯(Charly Sissons)去年八月玩風帆衝浪時不慎落水,差點
溺斃,驚嚇過度導致她雙眼失明,但七個月後她的視力奇蹟恢復,起因竟是祖母病逝
讓她情緒大受震撼,痛哭一場。
來自英國拉特蘭郡艾森丁村的查莉從小就喜歡游泳和風帆衝浪等水上 運動。查莉對水既愛
又怕,十一年前,年僅四歲的查莉上游泳課練習水下憋氣,另一個女孩在水裡抱著她導致
她溺水,當時她受到嚴重驚嚇。儘管查莉始終熱愛水上運動,但這段記憶始終揮之不去。
去年八月,查莉玩風帆衝浪時差點溺斃,幼時的恐怖記憶頓時浮現。「太可怕了,當時我
就像瞬間回到四歲那場意外,我在風帆下方掙扎,那幾秒鐘裡我真的嚇到了。」
查莉獲救後,醫生檢查確認查莉沒有大礙, 但隔天她發現自己視力出了問題。「我好像透過
兩個黑圈圈看東西,我很害怕。」她的視力在幾天內迅速惡化,最後什麼都看不見了。
查莉不能理解自己為何失明,整天以淚洗面。焦急的西森夫婦為了讓失明的愛女能繼續正常
生活和上學,他們改變屋內擺設,包括查莉的衣櫥,讓她能自行穿衣,並聘請一位私人教師
每天陪她上學。查莉因此振作而學習適應盲人生活;不放棄最愛的運動,讓夥伴透過無線電
協助她操控風帆, 並入選去年度的青少年水上運動員。
今年3月,查莉73歲的奶奶桃樂西過世。奶奶彌留之際,淚流滿面的查莉緊握著奶奶的手,
陪她走完最後一程,在回家的路上,奇蹟出現,查莉突然又看得見了。「 奶奶是我最好的
朋友,她的去世讓我崩潰。我為奶奶病逝哭得死去活來,但神奇的是,卻因此恢復視覺! 」
查莉的母親表示,沒有人能料想得到發生在查莉身上的奇蹟,而醫生們認為,查莉失明又
復明,都是因為激烈的情緒波動。
- Jul 27 Mon 2009 13:07
有愛無礙---弱視女嫁盲人[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
32歲的惠雅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和嚴重唇顎裂,父母在她幼年時相繼去世,大伯父接手扶養,
幼稚園時中埔天主教會梅神父和李阿姨帶她做眼睛手術,保住微弱視力;3個堂姊接送她就學、
接受多次耳朵及整型手術,更讓惠雅充滿感激。惠雅8歲那年到惠明學校念國小、國中,12年前
高中畢業後,回育幼院擔任助理保育員。
36歲準新郎高華成在惠明完成國小、國中教育,台北啟明學校畢業後,目前在伊甸基金會的台北
按摩站工作。
在惠明念書時,2人早就相識,但愛情萌芽在1年半前,利用電腦MSN聊天交往,攜手步上紅毯。
去年4月,2人到台中市拜訪學長,完全看不到的他擔心女孩子晚上獨自搭車危險,堅持陪她搭
公車回育幼院,因那種呵護之情讓她覺得可以託付終身。
惠雅笑說:「作夢都沒有想到可以在充滿童年回憶的教堂結婚,實在太感謝院長及同事了。」
惠明育幼院將舉辦成立53年來首樁婚禮,院長黃淑惠忙著和準新娘鄭惠雅寫喜帖。
雖僅有0.1的視力,我願當你的眼!」此乃多重障礙的惠明育幼院助理保育員鄭惠雅對盲人學長
高華成愛的諾言,2人婚禮將於8月1日在從小作禮拜的教堂舉辦,育幼院以嫁女兒心情忙著籌辦
喜事。
- Jul 12 Sun 2009 09:41
兩傑出視障盲生琴藝一流默契佳(2009-07-11 ) 公視晚間新聞
雙手在琴鍵上彈奏,節奏有時輕柔,有時高亢。14歲的方晨對這首比賽指定曲可是非常熟悉,不過
和另外一位一起練琴的雅恩,兩個人最擅長的,就是高難度的雙手聯彈。
節奏輕盈有變化,兩個一起尬琴藝,這是她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兩人都罹患先天視網膜剝離症,
現在已經全盲,完全看不見。要練熟每首樂曲,除了靠錄音機反覆聽,另外就是靠記憶力強記。
兩個人天天練習,因為終於有機會參加十月即將在加拿大舉辦的國際殘障鋼琴大賽,這是兩個人
第一次出國比賽的機會,也可以和各國選手同台較勁,不過旅費可是她們頭痛的問題,向市府
尋求協助沒結果,出國夢恐怕難完成。雖然曾經拿下國內比賽大大小小的獎項,她們說希望
外界幫忙,讓出國夢可以完成。
- Jun 14 Sun 2009 10:04
女兒念啟明---爸爸陪讀夜間部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報導】
台中啟明學校家長會長鍾誌穎為了能多照顧全盲的女兒鍾方晨,乾脆就讀啟明夜間部高職二年級,
每晚從中市到中縣后里上課,時間久了,反而成了許多視障學生的「鍾爸爸」,他笑說「現在照顧
女兒的時間反而少了」。
鍾誌穎上課前一定到女兒班上、宿舍繞繞,每名學生他都熟,「這個孩子歌喉好得像沈文程」、
「這個天生音準絕佳」,鍾會長就像講自己的兒女一樣。
在校習慣到處看看,見到調皮孩子,會長會板著臉、粗聲問「書念了沒」?很多學生聽到他的聲音
馬上大喊「鍾爸爸」,臉上帶著自己看不見的笑意!還有學生想認他當乾爹。
鍾誌穎小女兒方晨出生時全盲,國中念啟明要住校,鍾誌穎乾脆報名夜間部高職,父女同校、天天
可見面,「這樣才照顧得到嘛」。
鍾方晨乖巧、沈靜,爸爸與同學聊天,她總是帶著一抹微笑在旁聽著,她說「爸爸是我的偶像」。
爸爸來當學長,她笑笑說「我覺得很好呀」。
鍾方晨打算日後走音樂的路,但爸爸說「音樂路窄」,堅持女兒也得學技術專長,才不必非靠別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