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建銘醫師是位台灣特別的醫師,是唯一具有公務員資格的盲醫師,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立療養院。
一場意外讓蘇建銘失去了視力,但他坦然接受上天給他的這樣的安排,也繼續熱情擁抱生命。

蘇建銘並非天生視障,在他26歲、從高雄醫學院畢業的那年,突發的意外讓他失去了雙眼,導致
全盲。在黑暗的世界裡,蘇建銘開始從人生的終點,死亡,來思索事情。「每個病人都是我生命的
導師,藉由生命痛苦的分享與交流,更加了解真正的快樂,應是追求心靈的滿足,不受外界物質、
五官的干擾,如此才能自由享受快樂...」

缺了眼睛,並不代表生命失去光彩。蘇建銘更積極擁抱人生,別人看一個病人可能花5到10分鐘,
他卻花半小時到一小時,耐心地進入病人生命世界,幫助他們受苦心靈,把快樂建築在提升自己
心靈的他,只希望自己的生命沒有遺憾。蘇建銘說,他不只是精神科醫師,更是與病患一起心靈
成長的朋友。

蘇醫師提出的挑戰計畫,是以他自身的經歷,輔導一些後天失明的病患與家屬,用積極的人生態度
面對未來,因為「雖然隨著雙眼失去而崩塌了,但不代表人生快樂的城堡再也不能建立起來,因為
還有一顆心,可以繼續享受生命...」

93年下半年開始,他規劃一系列「生命教育」課程,藉由專業心理治療與自身的經驗分享,和每個
生命一同成長與互動,幫助他們受苦心靈。把快樂建築在自己心靈提升的他,只希望自己的生命無
遺憾。蘇建銘說:「他不只是精神科醫師,更是與病患一起心靈成長的朋友。」

個人生平重要歷程

蘇建銘生長在台南縣下營鄉的書香家庭,父母都是老師,他從小到大,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父母
的期待下,他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七日,「我記得那是一條寬只有十公尺的路,有一台中型堆高機在路旁,夾著有
六公尺長的鋼板,後來得知是在施工。我經過時,就那麼巧的被像菜刀般的鋼板切進我的兩眼。」
剎那間,只感覺天昏地暗,想張開眼,但雙眼不聽使喚,他順手摸到眼部流出的稠狀液體,他知道
那是血,但不覺得痛,他提起心力,等到被送至醫院並告知護理人員親有的電話後,才昏了過去。

醫生的研判並不樂觀,他的整個眼球破碎,經緊急開刀及住院治療才又從腦膜炎的中樞感染中脫離
險境。他的左眼真的看不到,但右眼還殘留光覺,不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右眼的視力也一點
一滴流失;當時適值農曆年前的隆冬,外面的寒流正好反應他的心情。

起初,他一樣的會感到難過,但是因為藉著黑暗與死亡的連結,他開始注意到生命的意義跟價值,
在反省這一生的前二十幾年的生命歲月後,他希望更珍惜未來的生命,他專注的焦點從在意是否
看得到轉移到如何過生命才有意義與價值。希望到了人生的終點回顧這一生時,才不會覺得白過、
不會遺憾!在適應失明的過程中,這種思考成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蘇建銘的獨立行動能力是在民國八十四年開始,在找到生命的宗旨與意義後,當時恰巧遇到新莊
「盲人重建院」舉辦空前絕後為期兩週(過去的課程是兩年,他曾因時間過長再三考慮後卻步)
的「定向行動」及「日常生活訓練」。他把握住機會,急切地想提昇自己走出去的能力。

他的事業從民國八十五年---失明七年後才正式起步,他很幸運的得到師大研究生的協助,他們
願意當他的家教,主動為他複習功課,並幫他把預定考試科目的重點錄成三十卷錄音帶;放榜時,
居然同時考上台灣師大特教所和高雄師大特教所。就在他選校就讀時,高雄婦幼醫院通知他上班,
對蘇建銘來說簡直雙喜臨門,所有的障礙瞬間消失,雖然歷經幾番波折,延遲他七年的行醫時間,
但走進醫院穿上白袍的那一刻,他更堅定了人生的方向,在感恩心中,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蘇建銘在高雄婦幼醫院擔任婦產科心理輔導及醫療諮詢工作,一年後轉到台北市立療養院當精神科
醫生,在決定當精神科醫生前,他曾到「張老師」受訓,包括諮商技巧和盲用電腦的應用改良。

蘇建銘醫師除擔任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外,更利用下班時間從事多種身份的志工(如盲人志工,
癌末安寧病患精神心靈志工,小學生及青少年德育輔導志工,宗教心靈撫導志工,心靈回溯療法志工).
同時,他也應邀到各級學校、機關、團體、以及各種媒體來分享生命的故事,透過精神醫學與
心靈的體會與學習,來與其他的生命交會,並互放出光亮!

蘇建銘醫師(高醫第28屆校友),民國78年,他車禍出事致全盲,十幾年來,他不僅奮力的活,快樂的活,
更重要的是熱心的活,他說,每個病人都是他生命的導師,藉由生命痛苦的分享與交流,更加了解到
真正的快樂,應是追求心靈的滿足,不受外界物質、五官的干擾,如此才能自由享受快樂。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