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公車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當人少時,可坐在位置上欣賞窗外的風景,
而人多時,只能慢慢地擠回家,但這時,身邊乘客的對話總會不時地傳到耳邊。

今天的公車上,一對上班族男女的對話吸引了我的目光,更是一個很好的省思...
男的不時地將手臂圍住女的,並輕聲的問「累不累?」「待會想吃些什麼?」
只見女的不耐煩地回答「我已經夠煩了,吃什麼都還不先決定,每次都要問我。」
男的一臉無辜的低下頭,而後說了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讓妳決定是希望陪妳吃妳喜歡的東西,
然後看到妳滿足的笑容,把今天工作的不愉快暫時忘掉。
我的能力不足,妳工作上所受的委屈我沒法幫妳,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這樣。」
女的聽了後,滿懷愧疚的說聲對不起。
男的這才似乎重燃信心般說「沒關係,只要你開心就好。」而後親吻了女的頭髮。
公車到站,下車前再回頭看看這對情侶,男的依舊保護著心愛的人。

這樣的情景,讓我覺得自己今天同樣在工作上有些許不愉快,
若沒有聽到這段對話,回家後的我,也是一副全世界都對不起我的臭臉面對心愛的人,
只在乎自己的委屈,卻忽視對方的感受,不自覺地傷害最親密的人。

在踏進家門時,我告訴自己,難道要像公車上那位女孩將自己的不滿委屈帶給身旁的人嗎?
不,我想我應該是別再把工作上的情緒發洩在心愛的人身上,破壞了最親密的關係,
並且主動給自己一個微笑。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說得真好!
當自己快抓不住情緒時,想想這句話,應該會讓煩忙的生活,加些微笑的因子吧!!!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
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
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

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
「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則為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

金代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罣礙。
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
所以我們的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

在生氣之際,我們如能多想想︰「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
那麼我們會為我們煩惱的心情闢出另一番安詳!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對夫婦,二十多歲時結婚,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如今也是五十好多,望六之年了。
這三十年來,相處得不融洽。時常發生齟齬、爭吵,也曾因吵得太兇而妻子回娘家一個多月,
連勸帶央的求情才回來。平日在家,夫婦之間說不上兩三句話。如今女兒已出嫁,老夫老妻,
頭上添了白髮,脾氣依然不好,可以說是互相忍耐了三十多年才勉強沒有離婚。

後來,先生患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許多毛病。
先生不會開車又不肯搭計程車,而要太太送他上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說最好住院,先生堅稱不肯,為此又一番爭吵。

一日,先生突然中風,送醫前兩人還爭論不休,只見病情嚴重才緊急送醫,
醫生說必須住院,就住院了。
當晚,太太一人回家,轉入巷道時,遙望自家房子,黑黑的,沒有燈光,心中有說不出來的沮喪。

先生在醫院病得很嚴重,太太卻開始很認真地、奉獻地、不抱怨地替先生送湯水食物。
白天要上班,晚上在醫院陪先生,深夜乃歸。每次回家來到家門口,推開門時,裡面漆黑,
心中有說不出的淒涼。她根據醫生的判斷,想來丈夫活著回家的希望很渺茫,想到自己今後
可能就一直每天回家來自己開燈,愈想愈不是滋味。

出乎意料地,先生的病情控制了,兩個月後就出院。先生身體不如從前,四肢只能緩慢移動,
不大能做什麼事,連洗澡都需要人幫忙。太太白天上班賺取生活費,早晚照顧丈夫,疲於奔命,
但比從前有耐心。比較親近的朋友都悄悄跟太太說,以前你屢次想離婚,都沒離,那時候真離了,
今天就不必負擔這個麻煩了!

太太默然良久,卻徐徐地說:「幸好沒離成」。朋友都覺得訝異而問:「這老公,現在對你
還有什麼用處呢?」太太說:「下班回家,遠遠看見房屋裡的燈是亮的,也是好的」!
這個真實的故事,留下很大令人省思的空間。

省思之一,就是人與人的關係,或夫婦的關係,可以互相有一百個或一千個要求,
也可以少到只有一個要求,那一個要求是只要他一天能做一件事,打開電燈開關。

省思之二,是當夫婦之間互相有一千個要求時好像覺得既是夫婦,當然可以不斷地要求。
很少停下來思量這一千個要求是合理,或是否有實現的可能。很多人以為男女結了婚就能成為
所謂「神仙眷屬」恩恩愛愛過一輩子。這是百分之百錯誤的觀念。
只有神仙與神仙結婚才能成為神仙眷屬。凡人與凡人結婚,只能成為凡人眷屬。
沈三白所寫浮生六記的夫婦之愛,是神仙眷屬,他們伉儷,一起吟詩、考訂金石書畫,一起郊遊,
一起議論古今詩人。只因他們兩人都是詩人、考古家,才情高,有情趣,才得以這樣的生活內容。
沒有這樣的才情的人,要回到平凡的生活現實上來思考夫婦關係。

省思之三,就是平凡的夫婦,平時一起吃飯,共負家計,生兒育女,有病互相扶持,若有一方病得
不能動了,只要還能開燈,就有一絲溫暖,這個溫暖的感受,其實與「神仙眷屬」的感情相通,
只是當事人不知罷了。

省思之四,世上沒有一定幸福的婚姻,也沒有一定不幸福的婚姻。若澈底地遇人不淑,只好仳離。
若是多年猶豫未離,則這中間必有不必離的原因在。改變一個態度或想法,大方些、寬容些、
輕鬆些,甚至幽默些,也許這事沒那麼絕望。

夫妻是世上最密貼、密切、親近的兩個人。因為密貼,所以些微的缺點或不適應都能成為刺痛。
但也正因如此,夫妻關係是一種嚴厲考驗,考驗這兩個人能不能寬容、忍耐、體貼,有沒有智慧,
以及是否有那份在長遠的生活中堅挺下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才是不愧其名的愛情。

一對終生相愛,白頭偕老的夫妻,其人格常常是接近美好的。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