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晚上,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裡。
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不僅有10 萬美金,還有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
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裡,靠牆蹲著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
瘦弱女孩,在她懷中緊緊抱著的正是妻子丟的那個皮包。
這個叫希亞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病重的媽媽治病的。相依為命的娘兒倆家裡很窮,
賣了所有能賣的東西,湊來的錢還是僅夠一個晚上的醫療費。沒有錢明天就得被趕出醫院!
晚上,無能為力的希亞達在醫院走廊裡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個好心的人
救救她的媽媽。突然,一個從樓上下來的婦人經過走廊時,腋下的一個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
她腋下還有別的東西,皮包掉了竟毫無知覺。當時走廊裡只有希亞達一個人。
她走過去撿起皮包,急忙追出門外,但那位女士卻上了一輛轎車揚長而去。
希亞達回到病房,當她打開那個皮包時,娘倆都被裡面成沓的鈔票驚呆了。
那一刻,她們心裡明白,用這些錢可能治好媽媽的病。
媽媽卻讓希亞達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丟皮包的人回來領取。
-----------------------------------------------------------------------------
雖然商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希亞達的媽媽還是拋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兒。後來商人就領養這個
失怙的女孩。她們母女不僅幫商人挽回了10 萬美元的損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復得的市場
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領養的希亞達,讀完大學就協助富翁料理商務。雖然富翁一直沒委任她任何實際職務,
但在長期的歷練中,富翁的智慧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使她成了一個成熟的商業人才,
到富翁晚年時,他的很多想法都要徵求希亞達的意見。
富翁臨危之際,留下這樣的一份遺囑:「在我認識希亞達母女之前我就已經很有錢了。可是
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時,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著至高
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錢幾乎都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得來的,
是她們使我領悟到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我收養希亞達既不為知恩圖報,也不是出於同情,
而是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邊,生意場上我會時刻銘記,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這就是我後來的業績興旺發達的根本原因,我成了億萬富翁。我
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希亞達繼承。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輝煌昌盛。
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富翁在國外的兒子回來,仔細看完父親的遺囑後,立刻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
「我同意希亞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希亞達能做我的夫人。」
希亞達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思,也提筆簽了字:
「我願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 Jan 29 Tue 2008 07:03
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
- Jan 27 Sun 2008 13:34
誰最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中國時報/洪蘭專欄2004.05.26 ]
無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任的最大因素!
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媽媽在訓兒子,雖然是下班時間,車廂擁擠,但是母親聲音很大,
大家都聽得見,大意不外是:「我這麼辛苦賺錢,你不好好讀書,花了這麼多錢補習,
怎麼還是補出這個爛分數!」大概分數實在太爛,母親動了氣,就罵孩子:「你實在
笨得跟豬一樣。」想不到原來低頭挨罵悶不吭聲的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豬,
那你就是豬母 。」大家哄堂大笑,孩子一看闖禍,一溜煙逃到別車廂去,留下母親楞在
那裡。
看到這幕,使我想起美國有一份長期追蹤幼兒發展的報告,它最後的結論是「 母親的
個性,不管是與生俱來還是居家環境所造成,對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力超越早期的
介入計劃」。這個計畫是美國在1970年代初期找了107個低收入家庭針對孩子做特別的
訓練,從四個月大起到小學三年級為止,提供語言發展及拼音識字技巧的訓練,然後追蹤
這些孩子到21歲時的表現。結果發現一開始時,有經過輔導的孩子表現優於對照組,越早
參加這個「介入」計畫的孩子在學業、智力的表現越優越,例如到十二歲時,有參加的孩子
---平均智商為94分而未參加的平均只有88分。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介入的效果開始減少,
到十五歲時,介入組只比對照組多 4.1分。
當實驗者把別的因素都分離掉後,發現母親的智商因素居然比參加計畫的長短更能解釋
孩童的表現,母親的智商可以解釋十二歲時介入組和對照組兒童學業差異的百分之二十五,
而參與介入計畫的早晚只能解釋百分之三到六的差異。
其實沒有這個研究,我們本來也知道「母親的態度」對孩子的成就非常重要。美國太空總署
的總工程師希坎姆在他退休後寫了一本自傳《十月的天空》。在這本書中,他說他之所以
能夠從貧窮的煤礦小鎮學校脫穎而出,拿到西維琴尼亞州科學展覽的第一名跟他的母親有關。
當年為研發比較有效的炸藥使火箭飛得高一點,曾經把他們家的熱水爐炸掉,他當時極緊張,
以為一頓「竹筍炒肉絲」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當他餓得受不了,硬著頭皮回家時,
想不到他的媽媽居然沒有罵他,只跟他說:「我早就告訴你父親這個熱水爐要換了,他都不聽,
現在他必須要買一個新的了。」他聽了非常感動,決定一定要將火箭發射成功來報答他媽媽,
他母親的態度改變了他的一生。
美國布希總統身旁最紅的萊斯女士也說她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她家的東西都堆在
馬路邊,原來她母親付不出房租,被房東趕出來了,她當場決定輟學去做工賺錢,她母親不肯,
對她說:「沒房子住一樣可以讀書,但是不讀書一定不會有房子住,你要改善我們的生活---
只有讀書,讀了書以後一定會有房子住。」她一路靠獎學金念書,最後當了總統的特別顧問,
她母親果然盼到了一棟房子。
所以 不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任的最大因素,
我們一向都說每個成功的人背後有個偉大女人,這個研究只是更肯定這個看法,父母不要
妄自菲薄,小看你的孩子,找出他的長處,肯定他!
生命即使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
縱使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
人與人之間,隨緣而聚,緣盡而散,聚時盡其在人,散時盡其在我,
既是相逢既是相識,有恩哪有怨,有愛便無恨。
得與失都在一念之間, 只要存有隨緣之心,得圓可喜 ;缺陷亦是美,
縱使一剎那也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