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任的最大因素!
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媽媽在訓兒子,雖然是下班時間,車廂擁擠,但是母親聲音很大,
大家都聽得見,大意不外是:「我這麼辛苦賺錢,你不好好讀書,花了這麼多錢補習,
怎麼還是補出這個爛分數!」大概分數實在太爛,母親動了氣,就罵孩子:「你實在
笨得跟豬一樣。」想不到原來低頭挨罵悶不吭聲的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豬,
那你就是豬母 。」大家哄堂大笑,孩子一看闖禍,一溜煙逃到別車廂去,留下母親楞在
那裡。
看到這幕,使我想起美國有一份長期追蹤幼兒發展的報告,它最後的結論是「 母親的
個性,不管是與生俱來還是居家環境所造成,對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力超越早期的
介入計劃」。這個計畫是美國在1970年代初期找了107個低收入家庭針對孩子做特別的
訓練,從四個月大起到小學三年級為止,提供語言發展及拼音識字技巧的訓練,然後追蹤
這些孩子到21歲時的表現。結果發現一開始時,有經過輔導的孩子表現優於對照組,越早
參加這個「介入」計畫的孩子在學業、智力的表現越優越,例如到十二歲時,有參加的孩子
---平均智商為94分而未參加的平均只有88分。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介入的效果開始減少,
到十五歲時,介入組只比對照組多 4.1分。
當實驗者把別的因素都分離掉後,發現母親的智商因素居然比參加計畫的長短更能解釋
孩童的表現,母親的智商可以解釋十二歲時介入組和對照組兒童學業差異的百分之二十五,
而參與介入計畫的早晚只能解釋百分之三到六的差異。
其實沒有這個研究,我們本來也知道「母親的態度」對孩子的成就非常重要。美國太空總署
的總工程師希坎姆在他退休後寫了一本自傳《十月的天空》。在這本書中,他說他之所以
能夠從貧窮的煤礦小鎮學校脫穎而出,拿到西維琴尼亞州科學展覽的第一名跟他的母親有關。
當年為研發比較有效的炸藥使火箭飛得高一點,曾經把他們家的熱水爐炸掉,他當時極緊張,
以為一頓「竹筍炒肉絲」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當他餓得受不了,硬著頭皮回家時,
想不到他的媽媽居然沒有罵他,只跟他說:「我早就告訴你父親這個熱水爐要換了,他都不聽,
現在他必須要買一個新的了。」他聽了非常感動,決定一定要將火箭發射成功來報答他媽媽,
他母親的態度改變了他的一生。
美國布希總統身旁最紅的萊斯女士也說她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她家的東西都堆在
馬路邊,原來她母親付不出房租,被房東趕出來了,她當場決定輟學去做工賺錢,她母親不肯,
對她說:「沒房子住一樣可以讀書,但是不讀書一定不會有房子住,你要改善我們的生活---
只有讀書,讀了書以後一定會有房子住。」她一路靠獎學金念書,最後當了總統的特別顧問,
她母親果然盼到了一棟房子。
所以 不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任的最大因素,
我們一向都說每個成功的人背後有個偉大女人,這個研究只是更肯定這個看法,父母不要
妄自菲薄,小看你的孩子,找出他的長處,肯定他!
生命即使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
縱使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
人與人之間,隨緣而聚,緣盡而散,聚時盡其在人,散時盡其在我,
既是相逢既是相識,有恩哪有怨,有愛便無恨。
得與失都在一念之間, 只要存有隨緣之心,得圓可喜 ;缺陷亦是美,
縱使一剎那也是永恆……
- Jan 27 Sun 2008 13:34
誰最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中國時報/洪蘭專欄2004.05.26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