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五歲那年,父親死於一場車禍。家裡塌了半邊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
從小她就是父親最寵愛的寶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
那個沉悶的夏天,她封閉了自己,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

她看著母親依然衣著光鮮地上班下班,和別人談笑自如,心就像被針尖
一點點地刺了個遍。她不明白,難道父親的離去在母親心裡竟然沒有留下
絲毫痕跡?

父親去世後,她的生日那天,母親一大早就上市場買東西,說要熱熱鬧鬧地
給她過生日,並且叮囑她放學後把要好的同學都請到家裡來。

晚上,她獨自回來,看到家裡流光溢彩,人聲鼎沸,桌上還擺著三層的生日蛋糕,
上面插著十六支蠟燭。

她一進門就被一群男人和女人圍起來,紛紛往她手裡塞禮物,祝賀她生日快樂。

母親在旁邊興奮地介紹,這是趙伯伯,這是許阿姨…………………………
母親問:「怎麼沒帶同學回來啊?我準備了這麼多的菜呢!」

這樣熱鬧的場面,讓她不可抑制地想起父親,突然悲從中來,歇斯底里地喊了
一句:「沒有爸爸的生日,我不快樂!」

她把手裡的禮物統統摔在地上,又把桌上的蛋糕砸個稀爛,留下不知所措的
母親和一屋子尷尬的人,頭也不回地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重重地關上。

那天晚上,她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壓抑的哭泣聲。她在
母親的房門口站住,房裡的燈還亮著,母親背對著她,肩膀劇烈地抖動著。

這是父親離世後她第一次看到母親哭,她也第一次發現,原來母親的肩膀
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走進去,輕輕地攬住母親的肩頭。

第二天,她起床時發現床頭放著一張字條:「嬌嬌,爸爸在天上看著我們呢!
我們在一起要快樂地活著,他才開心。愛不覺天涯遠,哪怕是隔著兩重世界。」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反覆讀著這七個字,淚如泉湧。她上高三那年,
母親因為公司績效不好失業了。

母親從舊貨市場買了一輛三輪車,去水果批發市場批些水果回來,蹬著三輪車
到大街小巷叫賣。

有一次,她準備回家跟母親要錢買複習資料,走過一個路口時,正好看到母親
的三輪車停在那裡,有個人在挑剔蘋果的顏色不好、價格太貴,母親謙卑地賠著
笑臉,不住地說好話,那人還是不依不饒,秤完了非要再添上兩個。

母親急了,正爭執時,突然有人喊:「警察來了!」母親一驚,錢也不要了,
騎上三輪車就跑。

那條街正在挖暖氣管道,母親沒留神,三輪車便歪進了旁邊新挖的土溝裡。
她看見母親慌忙的爬起來,扶正三輪車,也顧不上撿掉落在地上的蘋果,
繼續蹬著車往前飛奔。

她跑過去把地上的蘋果撿起來,看著母親瘦得厲害的背影飛快地消失在街角,
她突然蹲在地上,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母親就是這樣艱難地供她讀完了大學。她得到全額獎學金,要出國深造。
臨走的那天晚上,她抱著枕頭來和母親一起睡,母親把所有該叮囑的都叮囑一遍。

她沉默的依偎著母親,到開口說話時,已是淚眼婆娑:「媽,我走了,你怎麼辦?」
母親拍拍她的頭,笑著說:「傻丫頭,有愛不覺天涯遠,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等你回來,買了大房子,接我去享福。」母親輕輕地笑著,可是她的手卻是顫抖。

學成歸來,已是兩年後。她憑著優異的成績被一家大公司高薪錄用,還提供樓房。
她把母親接到新家,母親歡天喜地地在陽台上種滿了花,把她的床單被罩都洗了一遍。

有一天夜裡,她聽見母親一直咳嗽,起來去看,母親卻閉著眼睛,好像睡熟了。
第二天,母親說想家了,要回去。

她急了,說:「你要回哪兒去?這就是我們的家啊!」母親執意要回,她無奈,
只好送母親回去。母親回家後一直咳嗽,最後竟咳出血來。

送母親去醫院檢查,竟是肺癌晚期。醫生埋怨她:「怎麼這麼晚才送來?」
「怎麼這麼晚才送來?」她一遍遍地問自己。

九月的陽光燦爛耀眼,可是她的世界卻失去了顏色。
一個月後,母親靜靜地去了。

最後的時刻,母親抓著她的手,嘴唇翕動。她俯身上前,把耳朵貼在母親的臉上,
聽到母親用微弱的聲音說:「乖 …… 不怕 …… 有愛 ……不覺天涯遠 ……」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跪在母親床前,淚如雨下。

------------------------------

父母愛子女的愛心:

子女愛父母的愛心:

同樣都是「愛心」,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愛心」。

父母的愛心,是無所求的愛心,是無因無果的。

子女的愛心,是有所求的愛心,是有因有果的。

子女長大,會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心。

有一天,

子女愛父母的愛心和父母愛子女的愛心,

會疊在一起,

彼此之間沒有代溝,沒有時差,真正成為一家人。

但是,

大都是……為時已晚。

沒有誰對誰錯,這是人之常。

活在當下吧!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麗英從5歲開始,就是盲眼父親陳慶祥的眼睛和柺杖,父女扶持走過24年。

「妳是我的眼!」現代孝女與堅毅盲父,徒步在高雄和屏東的大街小巷叫賣香燭二十四年多,
一後一前的大小身影,深烙無數人心底;這位從小學開始賺錢持家的好女孩,晚上還到診所
當護士,父女自食其力,掏腰包幫助更困苦的人,薰香美麗人生。

三十年前,一場職災奪走陳慶祥的雙眼,老母接著車禍不良於行,妻子又留下剛出生的女嬰離開;
失明又失業的他,生命中透不進一絲光亮。但他走不下去的時刻,女兒適時成為他的雙眼和枴杖。

麗英五歲就踩著兒童三輪車當前導,護著爸爸不再跌落水溝、不再被坑洞絆倒。撐了幾年,勞保的
殘障給付終於用盡,陳慶祥背著沉甸甸包袱,一手搭著讀國小女兒的肩膀,開始走賣香燭的人生。

對於沒有童趣、總是工作的童年,陳麗英沒有一絲埋怨,最擔心的只是阿嬤與爸爸如果同時喚她,
她不知該往哪邊去,深怕慢了回應,討來一頓罵挨。

回想童年,廿九歲未婚的麗英臉上依舊掛著笑容,將艱苦視為理所當然,她把大她卅歲的父親當作
媽媽、手足與朋友,兩人無話不談,始終不覺得生命有缺口。

麗英心中只有一個陰影,就是小學的她領著父親奔波里港鄉與屏東市申辦低收入戶補助時,卻沒人
肯伸援手,甚至遠遠的看到他們就閃人。直到讀護校時,賣香的收入終於足以溫飽三餐,她與父親
決定不再申請補助。但賣香收入畢竟有限,她晚上還到診所上班,夜以繼日工作,一做就是十年,
父女省吃儉用,從原先口袋沒有半毛錢,攢下可以遮風蔽雨的家。這對父女始終只有一個信念:
「靠自己卡快活!」

每個月花費萬把塊,遇到比自己更困苦的人,父女倆總會掏腰包,陳慶祥不願多說,因為「這只是
把別人給我們的再還回去」,用愛圓滿自己的人生,填補社會的缺口。

rubyhsiao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