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小孩的世界單純!
不用想的太複雜 ......
5歲的女兒不明白媽媽的肚皮為什麼有一個疤痕,
媽媽向女兒解釋說:"這是醫生割了一刀,把你取出的地方。"
女兒認真想了一會兒,
●很認真地問媽媽:"那你為什麼要吃掉我?"
在某國小課堂上,老師在問了學生一個問題:
「當鹽跟糖融解在水中時,要如何把它們分開?」
這個問題問小學生太難了吧...那群小學生抱著頭想了半天,
突然一個小學生恍然大悟地說:「老師!我知道了,首先把它們蒸乾~」
這時老師很滿意的點點頭,其他的同學也都投以崇拜的眼光-->真是聰明的小孩!
他接著說:「然後把螞蟻丟進去,螞蟻就會把糖給搬出來!」
●呵呵~~~
媽媽帶小連去聽音樂會,他顯然對指揮很感興趣,
眼睛跟著指揮棒,一會兒看看交響樂團,一會兒看看獨唱女高音,
努力的要找出中間的關係。最後他終於得到結論,轉頭問他媽媽說:
「媽咪~中間那個叔叔為什麼一直拿棍子嚇那個阿姨?」
「沒有ㄚ!你為什麼說那個叔叔嚇她?」
「那她為什麼一直尖叫?」
● -_-....呵呵呵~~~
幼稚園老師拿起一顆雞蛋教育小朋友說:
「雞蛋是由母雞生的。」
小朋友紛紛點頭~
隨後老師繼續問道:「那麼小朋友,你們是怎麼來的?」
只見底下所有小朋友不約而同的回答~
「我們是坐娃娃車來的....」
● 呵~也對啦!
一個小男孩怕黑,一天晚上媽媽叫他去大門口拿掃把。
『媽媽!我不敢出去,外面很黑』
『不要怕,孩子,有菩薩在那兒,他會保護你的。』
『妳確定菩薩在外面嗎?』小男孩懷疑的問。
『當然,菩薩是無時不在的,你需要他幫忙的時候,他就會出現的!』
小孩子想了想,慢慢的走到門口,對著外面喊道:
『菩薩,你在外面嗎?幫我把掃把拿進來好不好?』
●呵呵呵~~好可愛喔!
帶小兒子參觀清泉崗空軍基地時,
兒子在大樓前指著伍將軍銅像問:「那是什麼人」
於是老爸我義正詞嚴告訴他:
「那個人因為飛機失事掉下來,所以塑像紀念他...」
這時兒子一臉疑惑問我:
「為什麼開飛機的人掉下來就會變成石頭?」
●嗯~~~好像要腦筋急轉彎喔!
- Feb 09 Fri 2007 13:35
童心童語
- Feb 09 Fri 2007 06:31
定向行動訓練 --- 盲人福音(黃天如/北縣報導)
活了大半輩子,卻突然失明;獨居的湘暄一度沮喪到極點,甚至因此長達兩年足不出戶。
直到去年底,接受了定向行動能力訓練,湘暄像個學步嬰兒般,跟著老師聽風聲、嗅味道,
建立屬於自己的心靈地圖,終於重獲新生的勇氣與自信。
五十歲的湘暄家住三峽,三年前因為多發性硬化症導致雙目失明。湘暄說,當時她彷彿瞬間
墜入黑暗的深淵,內心充滿了恐懼與不安。就算在最熟悉的家裡,步子都走得顛顛倒倒,
好像在「太空漫步」。
直到去年年底,湘暄勉強接受朋友的建議,接受縣府全額補助,接受陳毓珍老師一對一傳授
定向行動能力訓練。
湘暄笑著說,這時她才知道,過去自己以登山手杖充當盲杖有多麼的愚蠢!而失去了視力,
原來她還有其他許多潛能可供開發利用,生命距離絕境還早著呢!
湘暄又說,上課兩個多月後,她有如初生之犢,很想試試自己的身手。某日她下定決心要
單獨至中和訪友,在知會友人後,隨即拿著盲杖出發。雖然一路上轉了兩班公車,還一度
因為摸錯巷子導致小小迷路,但一個半小時後,她按了朋友家的門鈴。
雖然看不見,但從友人撲身而來緊緊的擁抱,且久久無法言語,湘暄可以充分想見,好友
打開門看見她那一剎那,那種又驚又喜的激動心情。為期五個月、五十小時的課程整個結束後,
湘暄的定向行動功力與自信更與日俱增。現在她能單獨到住家頂樓運動、搭捷運、到超商購物、
去郵局寄信,甚至還可以重拾烹飪興趣,親自下廚做幾道小菜、包水餃、做麵包。
其實,湘暄做得到的,每個盲朋友也都能做到,重要的只是踏出關鍵的第一步。
台北縣社會局提供定向行動能力訓練名額,完全免費,歡迎視障朋友踴躍報名。
電話二九六○三四五六轉三六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