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因青光眼失明,但是我從不屈服。」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講師江英傑就讀大學期間,
發現傳統盲用點字無法分辨同音字,花了二年多時間,研究出倉頡輸入法與點字的結合方式,
免除同音字困擾,造福視障朋友。
由六個點組成的盲人點字,其實是和注音符號對應,視障者藉由指間觸感讀出注音符號,進而
拼音讀出字句。但是用注音輸入法鍵打電腦文件時,常常得選字,對視障者極不方便。
因腦瘤失明的盲人作家鍾宛貞舉例,「事事」如意很可能變成「逝世」如意,「王」先生也可能
變成「亡」先生。
江英傑結合倉頡與盲人點字法,獨創倉頡點字輸入法,視障者只要記住鍵盤位置,便能透過電腦
暢所欲言,不用擔心同音字。
「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時,每次用電腦寫報告,都要請同學幫忙檢查。」江英傑說:「但文章中
許多同音字詞,同學總要再三確認文句意思,才能選出最正確的字詞,有時,甚至連自己原本要用
什麼字都搞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表達與學習。」
遇到挫折絕不妥協的江英傑,參考朱邦復所開發的倉頡輸入法,發覺倉頡輸入法最適合用來解決
同音字的問題,立即投入倉頡輸入法與點字的結合試驗,並且逐步制定原則公式,終於突破瓶頸,
讓倉頡點字輸入法邁入實用階段。
江英傑表示,這套系統能讓後天失明者迅速學會點字,恢復文字表達能力;對於先天失明者而言,
更可以藉由觸摸,進一步了解中文字的字形字義,更方便學習其他學科。
「幫助更多視障朋友順利學習,讓他們也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是我最大的期望。」江英傑充滿期待
地說,「若透過倉頡點字輸入法,能讓更多視障者深入了解語言意涵,甚至造就全盲作家,就是
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驕傲了。」
- May 19 Wed 2010 13:31
特教推手江英傑---創輸入法造福盲胞[自由時報◎記者王乙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